【成语拼音】 bù shí hǎo dǎi
【成语等级】 常用 ([第13组] 犹豫怀疑与是非)
【成语分类】 行为思想
【成语字数】 四字
【成语解释】 不识好歹是什么意思
不知道什么是好,什么是坏。形容愚蠢,缺乏识别能力。
【成语出处】
明·吴承恩·《西游记》:你这泼猴,不识好歹!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方才告诉我许多话,说你不识好歹,放着鹅毛不知轻,顶着磨子不知重,心下好生不悦。
【不识好歹造句】
人家好心帮你,你不好好的谢他,反来埋怨他,真是不识好歹。
小孩子通常不知好歹,家人对他一片好心,他不但不感激,反而对着干。
现在的生活比三十年前好了不知多少倍,有一些人还在埋怨这埋怨那的,真是不识好歹。
【相关成语】
不识好歹近义词
青红皂白 原指不同的颜色。多用于比例事情的发生原因或是非曲直。
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。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。
大错特错 强调错误到极点。
颠倒黑白 把黑的说成白的,把白的说成黑的。形容故意歪曲事实,混淆是非。
黑白分明 黑白两色分得很清。也用于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。
黑白混淆 把黑的说成白的,将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故意颠倒是非,制造混乱。
黑白不分 指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。比喻不辨是非,不分好坏;或比喻故意颠倒是非。
来者不善 来人不怀好意,要警惕防范。有时也强调对手很强大,不要轻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