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拼音】 bí shí jiù xū
【成语等级】 初中 ([第62组] 计谋及智慧)
【成语分类】 行为思想
【成语字数】 四字
【成语解释】 避实就虚是什么意思
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。也比喻现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,或谈回避实质性问题。也作“避实击虚”。
【成语出处】
《孙子·虚实》: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要略》:击危乘势以为资,清静以为常,避实就虚,若驱群羊,此所以言兵也。
【避实就虚造句】
在游击战中,通常需要采取以逸待劳、避实就虚的战术,才能以少胜多。
当犯了错时,不能避实就虚逃避责任,要勇于承担,并且知错就改。
【成语接龙】“避实就虚”向后接龙
虚与委蛇 虚张声势
【相关成语】
避实就虚近义词
里应外合 形容内外一起配合完成一件事。
调虎离山 指用计将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其有利的环境,以便乘机行事。
金蝉脱壳 指蝉在蜕变时,本体脱离皮壳,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。比喻用计迷惑对手而脱身。
声东击西 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通常比喻迷惑对手,让对手作出错误判断的一种战术。
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向或采取适当的措施。
出其不备 指出乎人的意料。
出其不意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。
攻其不备 趁对方没有防备时突然发起进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