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拼音】 bì zhòng jiù qīng
【成语等级】 小学 ([第21组] 主次大小与轻重)
【成语分类】 行为思想
【成语字数】 四字
【成语解释】 避重就轻是什么意思
指回避主要的问题,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。形容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,或做事不分主次,避开重要的而先做不重要的。
【成语出处】
唐·李林甫《唐六典·工部尚书》:“技能功巧者,不得隐巧补拙,避重就轻。”
宋·刘挚《侍御史黄君墓志铭》:“民始不以多男为患,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。”
《大明律附例》卷四:“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,并以籍为定,若诈冒脱免,避重就轻者,杖八十。”
【避重就轻造句】
小李被上级审核时,只避重就轻的承认了自己犯的几个小错,以为这样可以逃避处罚。
我们在做事是要主动承担想责任来,不能避重就轻,只有不断的在重要的事情上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。
【成语接龙】“避重就轻”向后接龙
轻重倒置 轻而易举 轻言细语 轻描淡写 轻手轻脚 轻举妄动
【相关成语】
避重就轻近义词
轻重倒置 指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,比喻不分主次,没能抓住重点要点。
头重脚轻 意思是头脑发胀,脚下无力,形容身体不适。也用于比喻基础不稳固或轻重倒置
买椟还珠 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,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。比喻取舍不当,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。
细枝末节 原指植物最细小的枝节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。
本末倒置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轻重、主次,或是颠倒了事物本质与非本质。
先入为主 先接受了一种说法或思想,以为是正确的,有了成见,后来就不容易再接受不同的说法或思想。
不得要领 指没有抓住事物的要点或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