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拼音】 hào dà xǐ gōng
【成语等级】 高中 ([第56组] 混乱缺陷及虚假)
【成语分类】 行为思想
【成语字数】 四字
【成语解释】 好大喜功是什么意思?
比喻脱离实际,一心只想做大事、贪大求功的冒进浮夸作风。
【成语出处】
《新唐书·太宗本纪》: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图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,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
宋· 朱熹《郑公艺圃折衷》:秦始皇、 汉武帝、 唐太宗欲无 夷 狄,是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过。
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记·第六出》:离间其左右,既侈其好大喜功之念,又发其殴贤用佞之心。
【好大喜功造句】
我们做事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,不能好大喜功。
他一向是好大喜功,不切实际,所以工作中很多事情都做不好。
一些领导好大喜功,为了业绩而不顾产品质量,真是不可取呀。
【成语接龙】“好大喜功”向后接龙
功败垂成 功亏一篑 功成名就
【相关成语】
同类成语
美中不足 意思是大体很好,但还是有一些不够完善、不够理想的地方。
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,有的竖着。多用于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无章。
千篇一律 指诗文书画等作品公式化,比喻事物只有一种形式,毫无变化,呆板无新意。
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宁、惊惶不安样子;形容零落不齐的样子;形容起伏不定的情形。
望梅止渴 指想象着梅子,流出口水而解渴。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想象或虚构的东西自慰。
东倒西歪 指歪歪倒倒的。形容站立不稳或物体倾斜不正。
参差不齐 原指长短、高低、大小不一致。多用于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致。
滥竽充数 指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,混在乐队中凑数。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,或以次充好。
颠三倒四 形容说话或做事条理不清、颠倒混乱。